锰砂过滤器的反冲洗操作需按规范步骤进行,以确保滤料再生效果和设备稳定运行。
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及关键要点:
一、准备阶段:停止过滤并排水
关闭进出水阀门
先关闭过滤器的进水阀和出水阀,停止过滤流程,使滤池处于静止状态。
排放滤池上部水体
开启排水阀,将滤池内水位降至滤料层上方 10~20cm 处(通过观察视镜判断)。
目的:避免反冲洗初期水流冲击过大,防止滤料因剧烈冲刷而流失。
二、反冲洗阶段:逆向水流冲刷滤料
缓慢启动反冲洗进水
逐渐打开反冲洗进水阀,控制水流从滤池底部逆向流入,流速由低到高逐步增加(避免瞬间冲击导致滤料 “乱层”)。
控制反冲洗强度与膨胀率
流速:一般为 15~20m/h(需根据滤料粒径调整,小粒径取下限,大粒径取上限)。
膨胀率:观察滤料层膨胀高度,理想膨胀率为 20~30(即滤料层厚度增加 20~30)。
若膨胀率不足,需提高流速;若膨胀率过高,需降低流速,防止滤料流失。
维持反冲洗时间
持续冲洗 10~15 分钟,直至排水浊度<5NTU且出水颜色清澈(无明显铁锈色)。
关键观察点:通过排水口观察出水水质,若仍有大量杂质,需延长冲洗时间。
三、静置沉降阶段:恢复滤料层结构
停止反冲洗进水
关闭反冲洗进水阀,让滤料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 5~10 分钟。
检查滤层平整度
静置后通过视镜观察滤料层是否平整,若出现 “坑洼” 或 “乱层”,需重新调整反冲洗参数(如降低流速)或检查布水系统。
四、正洗阶段:验证冲洗效果
开启进水与排水阀
打开进水阀和排水阀,以正常过滤流速进行正向冲洗(水流方向与过滤时一致)。
监测出水水质
持续正洗直至出水铁≤0.3mg/L、锰≤0.1mg/L(或符合工艺要求的标准)。
达标后操作:关闭排水阀,开启出水阀,恢复正常过滤运行。
五、操作注意事项
水质要求
反冲洗水优先使用清洁水源(如自来水),避免使用含杂质的水,防止二次污染滤料。
冬季防护
低温环境下需对反冲洗管道和滤池进行保温,防止水流结冰影响冲洗效果或损坏设备。
异常情况处理
若反冲洗过程中发现滤料大量流失,需立即关闭反冲洗进水阀,检查承托层(卵石层)是否破损或反冲洗流速是否过高,及时调整或维修。
若冲洗后出水浊度持续偏高,可尝试气水联合反冲洗(先通入压缩空气扰动滤料,再用水冲洗),增强杂质剥离效果。
六、参数记录与维护
记录反冲洗参数:每次操作后记录反冲洗时间、流速、膨胀率、排水浊度等,便于分析滤料运行状态。
定期检查承托层:每 1~2 年打开人孔盖,检查承托层卵石是否移位、破损或堵塞,及时补充或更换。
滤料补充:若滤料层厚度因磨损或流失减少超过 10,需添加新滤料至设计高度。
总结
锰砂过滤器反冲洗的核心是通过逆向水流冲击和滤料碰撞摩擦去除杂质,操作中需平衡 “冲洗效果” 与 “滤层保护”。
严格遵循流速、膨胀率和时间控制,结合水质监测与设备维护,可有效恢复滤料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确保除铁除锰效果稳定。